陳璐經常利用自己的專業(yè)來雪中送炭,不計回報地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。[詳情]
譚春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"不易"中努力尋找突破口,讓逝者"重生",使受捐獻病患及時得到救治,盡早恢復健康。[詳情]
張春英視病人為親人,從不拋棄,絕不放棄,幫助艾滋病患者找回對生活的信心,因經常主動關心、安慰病人。[詳情]
盧杰為人熱心,鐵漢的外表下是一顆柔軟的愛心,時時刻刻把服務百姓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。[詳情]
賀洋霞,一個有著溫暖笑容的90后女生,小小身板里藏著大能量。[詳情]
王蘭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公益理念,用一副熱心腸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。[詳情]
黃慧芳自掏腰包創(chuàng)辦"種太陽"公益圖書館。發(fā)起閱讀推廣,利用閱讀建立孩子和父母的心靈連接。 [詳情]
吳紅波舉辦公益讀書會,帶著孩子遨游書海。深愛公益事業(yè),積極參與扶貧幫困、敬老助殘活動。[詳情]
“小時候,我的愿望就是要做一名老師,而且是一名優(yōu)秀的老師。現(xiàn)在,我覺得能把自己的教學帶到鄉(xiāng)村,應該是[詳情]
他是孩子眼中的“林子哥”,心中最牽掛的是偏遠鄉(xiāng)村的貧困學子;他是網絡公益的推廣者,匯聚四海愛心滋潤。[詳情]
假如說世上每一位愛心人士是一把泥土,鄉(xiāng)村教師夏海鷗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把山村外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。[詳情]
衡陽文明網?2018 版權所有京ICP備第030140號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